總決賽打滿七場,NBA能多賺多少錢?

搶七,是籃球界中最昂貴的兩個字。
主隊球迷瘋狂,城市經濟沸騰,轉播商憑借天價廣告賺得盆滿缽滿。而在NBA的頂級商業語境下,即使是在俄克拉荷馬城,或者印第安納波利斯兩個小球市,這種昂貴仍能被很好地具象化。
上周結束的總決賽中,雷霆4-3戰勝步行者奪冠,帶回了球隊搬家俄城之後的第一座總冠軍,兩支球隊為球迷們貢獻了一輪極具現代籃球特征的精彩對決,也創造了一場資本、流量與品牌全麵狂飆的盛宴。
而隨著2025屆NBA選秀結束,人們的視野也逐漸轉向對於下個賽季的期待,但在這之前,宅男视频破解版不妨再從行業視角出發,回顧一下這輪酣暢淋漓的總決賽,究竟價值幾何。

對於美國人來說,職業體育不僅是一項娛樂產業,更是一種社會文化的黏合劑。而對於兩個地處中南部,且人口不算多的城市而言,職業球隊就是一種身份象征。
正因如此,這些球隊的城市羈絆,常常比紐約或洛杉磯那樣的大都會來得更加緊密。所以每多打一場比賽,都是一次全民動員,是一輪區域經濟的加速周期,畢竟對於他們來說,在全美人民麵前露臉的機會,不是每天都有。
最好的證明,便是球票的售賣情況。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總決賽期間具體的上座情況,宅男视频破解版打開了適合許多工作場景的AI工具——扣子空間,準備用他們最新的PPT製作功能一探究竟。

在扣子空間( http://www.coze.cn/)內,輸入自然語言的ppt需求後點擊下一步,2025年NBA總決賽的商業表現,便在短時間內被呈現得淋漓盡致。結果顯示, 今年總決賽第七場的最低票價為1062美元,創下了雷霆建隊以來主場的最高紀錄。而如果按均價1200美元估算,一場的票務收入便是千萬美元量級。

內容由扣子空間生成
但這隻是明麵上的收入。
在北美體育的賽事經濟裏,球迷商品、場內消費、場外餐飲,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。每一場主場比賽,都能帶動起一個完整的周邊消費鏈條,結合起來,甚至能直接影響一個地區的經濟。
根據俄城最新銷售稅數據,俄克拉荷馬城4月份的銷售稅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約320萬美元,來自酒店和餐館的銷售稅收入減少了約100萬美元。

內容由扣子空間生成
而在今年總決賽開打後,俄城大商業協會會長克裏斯蒂·格林沃特就麵對當地電視台表示,季後賽期間「客流回暖明顯」,不少酒吧、飯店都靠著雷霆的主場,扳回了上半年的一局。
同時,在印第安納,即使是打入總決賽,便足以給地區經濟帶來直接影響。
據印第安納大學經濟學者凱爾·安德森估算, 僅步行者主場的三場總決賽,就能為城市帶來約2500萬美元的經濟拉動,主要集中在酒店、交通和本地消費。
「城市的視角來看,這個直接收入可能看起來不算多,但更重要的是步行者的表現給人們帶來的能量。」

上周,步行者母公司CEO梅爾·雷斯(Mel Raines)還向當地媒體透露, 球隊在季後賽兩個月內的商品交易額,已經趕超整個常規賽的體量。
所以對於球隊來說,每多打一場,就是實打實的一輪收益增長。尤其是像俄克拉荷馬城和印第安納這樣的地方,再一次總決賽,可能就是好幾十年以後,所以哪怕隻是多一場,都值得全城為它徹夜不眠。
賽程越長,熱度越高,關注越多,錢也就看上去賺得越多。但如果把視角從球隊拉遠,轉向整個NBA聯盟,其實你會發現:這一切熱鬧背後,聯盟本身反倒沒有那麽多的直接收入,更別提球迷口中的「故意延長係列賽」。

首先,還是要先認識到「搶七」對於籃球迷的吸引力。
據《Sports Business Journal》報道, 2025年NBA總決賽G7,在ABC黃金檔吸引了近2000萬觀眾,成為過去六年裏收視最高的單場NBA比賽,遠超去年丹佛掘金奪冠最後一場時的1200萬。
更高的收視率,直接意味著更高的廣告投放收入,但NBA當前的轉播合同模式,是將賽事版權打包售出,幾大持權方,分別按周期性合同向聯盟支付費用,因此這也意味著,從NBA的直接營收角度看,無論打幾場,收入是固定的。
去年6月,NBA與ESPN、NBC和亞馬遜便已經達成一份11年760億美元的轉播協議,剛剛過去的2024-2025賽季,則是大合同激活前的最後一季。
為了更加直觀地了解NBA的轉播合同現狀,宅男视频破解版讓扣子空間對新舊兩份合同進行了對比分析。

內容由扣子空間生成
所以從這個層麵上看,已經過了合同談判窗口的聯盟,其實並不需要靠一場搶七去抬高什麽直接收益。 未來十年的轉播收入已經鎖定,打多打少,和聯盟本身的賬本關係不大。
嚴格來說,聯盟在每場比賽中確實能從門票中獲得一部分分成,同時也能從全球轉播、讚助曝光、官方商品等渠道獲得一定比例的「邊際收入」,但這些相較於轉播大頭來說,都是小水花。
而賬本以外的事情,才是聯盟真正關心的事情。
G7不是用來賺錢的,而是用來被討論的。聯盟真正想要的,是在社交媒體與流媒體雙重衝擊下,通過「搶七大戰」,讓自己的內容資產盡量長地留在球迷們的屏幕上,變得可以反複提及,在長線裏鞏固自己「全球第一籃球IP」的身份。

當下的體育語境中,一個有延續性的好故事,比任何一項技術統計都來得值錢。而在社交媒體主導的時代,一場比賽的價值,也早已不限於四節比賽和終場比分,它延展成了社交平台上的話題高峰,變成了一幀幀剪輯、一條條短視頻、一次次轉發與共鳴。
據第三方機構Videocites統計, 2025年總決賽期間,NBA全平台社媒總播放量超過50億次,同比增長215%,創下曆史紀錄; 而G7一役,也創下NBA League Pass在國際市場上的收視紀錄,較去年最後一場G5增長42%。
這意味著什麽?意味著哪怕是在全世界娛樂選擇最豐富的今天,NBA隻要故事講得好,節奏推得穩,仍然是最具統治力的體育敘事IP之一。
一輪打滿七場的總決賽,則是錦上添花。

圖源:NBA
它不僅提供了完整的情緒起伏,也提供了充足的轉折點素材。每一個絕殺、每一次爆冷、每一個崩盤,都會在球迷群體中變成可以反複咀嚼、加工、轉述的內容資源——更重要的是,它們還能跳出圈層,打動那些原本並非某隊球迷的觀眾。
不管是哈利手術後的長篇回應,還是年輕的雷霆喝不慣慶祝的香檳,這些內容都是賽場之外最好的共鳴點,是球迷在社交平台上為之落淚、爭執、寫長文的初衷。
而這種全民級別的熱度,不僅直接反哺了球隊的商品銷量和票房號召力,也在悄悄為聯盟積累長期資產。

內容由扣子空間生成
NBA在國際市場上一直是最活躍的那個。今年早些時候,NBA總裁蕭華就和國際籃聯(FIBA)秘書長安德裏亞·紮格克裏斯共同宣布了將NBA品牌植入歐洲,組建全新歐洲籃球聯賽的計劃。
再加上醞釀已久的擴軍,NBA需要這種超級熱度,來進一步提升自己活躍、積極的競爭力,才能順利開展這些聯盟層麵的大動作,而前文提到的數據——今年G7成為NBA League Pass曆史上全球收視最高的一場比賽,更是能被看作向全球市場輸出的談判籌碼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文中提及的票務與經濟數據,均參考扣子空間最新推出的一鍵製作PPT功能生成。 用戶使用的過程中,扣子空間會自動調用PPT製作工具,並且詢問要什麽風格、準備做多少頁,把這些選擇好,它就能生成大綱,如果覺得大綱不滿意,還可以根據手動修改。

而除了體育賽事分析,用戶還可以通過它生成商業報告、寫作靈感、行業洞察等多種風格內容,支持搜索、提問、寫作等,以下PPT便都是由扣子空間輸入一句話任務一鍵完成。



回到商業視角上,在流量即貨幣,敘事即資本的時代,每一場被記住的比賽,都是競爭力的沉澱。它們也許不能立刻體現在NBA的營收曲線上,但卻以更隱秘的方式,持續夯實著全球體育內容頭部IP的話語權。
而作為策局者,NBA也又一次提醒世界,在體育、商業與文化交匯的敘事前沿,他們依然是最會講故事的那一個。


下一篇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