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BA頭號牛馬!哈登背靠背打39分鍾,泰倫盧賽後認錯
客場97-106不敵活塞後,快船已經遭遇3連敗!距離迭出季後賽區域,半步之遙!
洛杉磯的深夜像極了上海外灘的霓虹,總有人披著星光負重前行。

這年頭,連籃球運動員都活成了社畜模樣,哈登在更衣室擦汗的毛巾,怕是比外賣騎手的頭盔還要浸滿鹽霜。
泰倫·盧教練的戰術板大概貼滿了"福報"標語,讓背靠背作戰的哈登打了整整39分鍾。
這讓我想起老家縣城裏那些晝夜轟鳴的紡織廠,老師傅們踩著縫紉機直到腰椎間盤唱起《國際歌》。
當鏡頭掃過哈登扶著膝蓋喘氣的樣子,像極了被甲方催改第十二版方案的設計師。

快船的輪換陣容活脫脫就是當代職場現形記:主力傷退如同老員工突然請陪產假,替補席上明明坐著幾個年輕人,教練偏要學中年領導那套"還是老同誌更穩妥"。
巴圖姆那幾個三分球確實漂亮,可惜法國老炮的手感像極了過年前突擊完成的KPI,終究架不住活塞小年輕們流水線作業般的衝擊。

最荒誕的是技術統計表,哈登22投5中的數字讓我想起小區門口倒閉的奶茶店——原料堆得比喜馬拉雅山還高,做出來的產品卻總差那麽點味道。三分球投得比中年人的發際線還飄忽不定,罰球命中率更是比頭發還稀疏!
這樣的比賽數據要是放在上賽季,恐怕又有一堆媒體人和偽球迷要站出來喊快點退役了!
底特律的汽車工人大概在流水線上悟出了籃球哲學,他們用7連勝證明流水線作業也能組裝出勝利。

反觀快船這艘豪華遊輪,少了卡哇伊這個"技術總監",鮑威爾這類"業務骨幹",就隻能在哈登這個"全能項目經理"帶著"職場新人"的配置裏沉浮。第四節追到4分時像極了月末衝業績的打工人,眼看著KPI觸手可及,結果打印機卡紙了。

而泰倫·盧賽後“認錯”的樣子,活脫脫一副老子知錯就是不改的模樣,說什麽"讓哈登打40分鍾是我的責任",轉頭繼續在用人決策上玩職場PUA。要我說這哪是籃球教練,分明是精通《資本論》的當代包工頭——主力球員就是他的固定資產,折舊再快也得榨幹最後一分剩餘價值。
看著哈登走向球員通道的背影,我突然想起那些輾轉於各大互聯網公司的35歲程序員。從火箭到籃網再到費城,如今在快船甲板上繼續當"牛馬",這位三屆得分王活成了籃球世界的數字遊民,聯盟第一牛馬的名號,可真不是白叫的!